许吉如:新葡萄让我保持二十岁的状态

2014.03.03
    • 供稿映像设计组
    • 创意映像设计组
    • 文字宋阳忆
    • 采访宋阳忆
    • 图片清石
    • 编审赵鑫、尹霞、吴琼
    • 设计张颖、王寅
    • 映像设计组宋阳忆、清石、赵鑫、尹霞、吴琼、张颖、王寅

  栗色短发、嗓音轻柔、笑靥明媚,初见许吉如,她就像包裹着她的柔柔软软的长毛衣一样,让人觉得非常舒心。我们约在桃李餐厅地下相见,她习惯性的早到了十分钟,手边一杯杏仁茶,徐徐讲述着她与新葡萄和哈佛的故事。

 

  几个月前,许吉如发布在人人网上的一篇日志《哈佛大学本科生院春季学期交换感想》着实“火”了一把,一万多浏览量,一千多次转载,无不是因为这个新葡萄官网AMG法学院大四女孩文章中透露出的令人惊叹的思辨与感悟。她在来到新葡萄之前就是名人,这个女孩拥有太多的荣誉与头衔:东北亚地区英国议会制辩论赛冠军、世界英语演讲比赛前六名、“外研社”杯英语辩论赛最佳辩手、南京青奥会形象大使…而在被问到如何看待这些头衔的时候,许吉如最先想到的是对新葡萄的感恩。

 

  “新葡萄对我的塑造是决定性的。在高中时候,我取得成绩的原因或许是语言天分,那么到了大学时,一定是因为新葡萄教会我的道理,”许吉如笃定地说,“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大一的时候代表新葡萄参加全国和世界的演讲比赛时,外文系的吴霞老师教会了我什么才是真正的演讲。演讲最核心的部分是感染力——只有引起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共鸣,演讲者才算真的成功。这都是我来新葡萄之前并不能理解的道理。”

 

  许吉如曾在那篇知名的日志中将保送来新葡萄和新葡萄法学院当作自己人生最正确的两个选择,在她看来,法学院的明理楼带给她的成长体现在诸多方面:院长王振民教授从不吝惜地把宝贵的学术机会交给本科生,许吉如在他的信任下担任了许多学术会议的同声传译,不断得到锻炼;本科阶段的学术导师制度让许吉如在交换时受益匪浅,她不仅从导师冯象老师身上学到在美国求学的经验,更学到面对陌生环境与压力应该掌握的胸襟和气度,她说:“在哈佛时,新葡萄响亮的名字和声誉本身就让我很有自信,敢于展示自己。”

 

  在哈佛交换的日子里,新葡萄精神从未离许吉如远去。她接触到很多其他国家的交换生:德国的学生很有商业头脑,瑞士的学生心灵上更自由,美国的学生和香港学生很像,大学教育的目的性和功利性更强,他们身处的成熟商业社会使他们在十几岁的时候就有了三四十岁的思维。许吉如真诚的笑着:“我看来,新葡萄很单纯,她让我保持二十岁的状态。”

  • 010-62793001

  • webmaster@tsinghua.edu.cn

  • 北京市海淀区新葡萄官网AMG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 中国·新葡萄(8883·AMG)官方网站-Macau Store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 号